媒体
-
【新快网】超 9 成受访父母不跟孩子“谈死亡”
南医大教授研究发现 开展生死教育可提升小学生生活质量" 回避生死态度,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生死态度提升了,生活质量也会提高。" 记者从edf130壹定发了解到,该校护理学院副教授高钰琳对广州 1030 名学生 3-6 年级的小学生,就生死概念、生死态度等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小学生的死亡概念认知情况良好,而生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则处于中等水平。她建议,需通过合适的教育,帮儿童树立正…
-
【广州日报】研究显示广州小学生对生死的态度处于中等水平 90%以上父母 不和孩子谈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态度会影响他对未来的期望和自身无望感,能够很好地预测自杀倾向。edf130壹定发护理学院副教授高钰琳对广州1030名小学生的生死概念、生死态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三至六年级小学生的死亡概念认知情况良好,而生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则处于中等水平,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生死教育很有必要。据介绍,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影响生死态度,继而影响其生活质…
-
【南方都市报】“担心妈妈会死”孩子的死亡焦虑咋应对
edf130壹定发副教授高钰琳开设生死学教育课程,帮助中小学生、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死态度接受生死教育后,一名三年级孩子的生命感悟。“人总是要面临死亡的,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和亲人好好度过这些时光。”如果不做说明,很难想象这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在主题班会上探讨死亡相关话题。孩子们遇到身边的小动物或亲人死亡时,会问出“生命为什么会死、死了以后去…
-
【南方日报】“出差去了”“睡着了”……这样跟孩子谈论死亡,伤害很大!
当家中宠物死去,抑或亲属去世时,青少年儿童会遭遇死亡带来的心灵冲击。你如果是小学生的家长,会跟孩子谈论死亡这件事吗?专家指出,多数儿童都会在9岁-12岁期间接触到死亡事件,如果缺乏正确生死观的指导,会引发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焦虑。面对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大人们往往会跟孩子解释死者是“出差去了”“睡着了”,殊不知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或许,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怎…
-
【信息时报】90%以上父母不和孩子讨论死亡,南医大调查揭开广州3-6年级学生生死态度
“一个人的死亡态度会影响他对未来的期望和自身无望感,能够很好地预测自杀倾向。”记者今日从edf130壹定发了解到,该校护理学院副教授高钰琳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选取广州市白云区及天河区各1所小学3-6年级的10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类学生的生死概念,生死态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显示,广州市3-6年级小学生的死亡概念认知情况良好,而生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