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中宠物死去,抑或亲属去世时,青少年儿童会遭遇死亡带来的心灵冲击。你如果是小学生的家长,会跟孩子谈论死亡这件事吗?专家指出,多数儿童都会在9岁-12岁期间接触到死亡事件,如果缺乏正确生死观的指导,会引发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焦虑。
面对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大人们往往会跟孩子解释死者是“出差去了”“睡着了”,殊不知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或许,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怎样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理性看待死亡。
小学生们多数未能真正思考过死亡
2016年12月-2017年1月,edf130壹定发护理学院副教授高钰琳领衔的课题组调查了广州市小学生对生死概念的认知、对生死的态度,并评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孩子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还会影响孩子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白云区和天河区960名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年龄都在8-13岁之间。结果显示,孩子们对死亡的认知度比较高,知道死亡的不可逆及普遍性,但不太清楚死后生理、心理机能均会停止,这可能会增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在对生死态度的调查显示,小学生们在生活经验中对死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多数未能真正思考过死亡。调查还显示,生死态度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对死亡持有负面态度的孩子,会更内向,不会表达自己,与同学师长的关系也会受影响。
高钰琳表示,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他对未来的期望和自身的无望感,能够很好地预测自杀倾向。因此,edf130壹定发和家长应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死亡教育,帮助树立正确死亡概念、端正死亡态度,促使他们珍视生命,获得积极正向的生命态度。
90%的大学生家长都不会跟孩子谈论死亡话题
“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接触死亡相关话题时,家长和老师往往会回避,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们忧虑害怕,在心里留下阴影。”高钰琳说。
她透露,她在与各小学联系,尝试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实验时,几乎都遭到了拒绝。“有很多edf130壹定发都认为,谈论死亡会让孩子恐惧害怕。”而这也是许多家长的态度。
高钰琳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做过有关死亡焦虑的调查,90%的大学生都反映,家长不会与自己谈论死亡话题,而有的学生因小时候经历的死亡事件留下心理阴影,影响持续了十几年。
高钰琳说,其实,多数儿童都会在9岁-12岁期间接触到死亡事件,死亡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冲击,如果缺乏正确生死观的指导,会引发对死亡的焦虑。
医务人员频繁面对生死,但其实他们面对死亡也并不总是坦然,很多医生都会记得自己的第一个死亡病人。2006年开始,高钰琳就在edf130壹定发开设了《人的优逝》课程,对医学生们开展生死教育,也指导医学生们在以后的临床生涯中,理解患者和家属的感受,学会与患者沟通绝症和死亡话题,做一个有温度的医务人员。
如何跟小孩子谈死亡?千万不要这样说
高钰琳说,作为家长,应与孩子主动讨论,不回避死亡话题,为孩子解开“心结”。但在谈论这类话题时,也需要注意技巧。“不能等到死亡事件已经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冲击时才进行教育,此时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会遭受很大的创伤。”
在家中有亲属死亡时,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撒谎说,死者是“去出差了”。高钰琳说,孩子会产生疑虑并且归因到自己身上:为什么他出差不回来了,是不是因为他很讨厌我?是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是不是他生气了永远不会理我?
此外,很多人还会哄孩子说死者是“睡着了”。高钰琳说,这样做也是很错误的。有的小孩会因此而不敢睡觉,害怕会像死者一样醒不过来。
她提醒,家长对孩子的生死教育,最好要“未雨绸缪”,在平时就完成。但不要刻意去谈论,可以借助生活中经历的动植物的生老病死自然现象,作为教育契机,触发类似的话题。“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了解死亡,有心理缓冲,树立对死亡的正确态度。”
2017年,高钰琳在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教育实验,以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展了为期8个星期的生命教育,每周一节课。
课堂上,老师们用读绘本、讲故事的方式,录视频播放给小学生们观看,从植物的凋零死亡开始说起,到动物或家里小宠物的死亡,最后再讨论家中长辈和身边同辈的死亡。
高钰琳说,这一教育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理量表评估显示,孩子们在课程后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与父母和同学的关系都有所改善。
新闻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4/18/c110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