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南方都市报】“担心妈妈会死”孩子的死亡焦虑咋应对

时间:2018-04-18 23:22: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edf130壹定发副教授高钰琳开设生死学教育课程,帮助中小学生、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死态度

接受生死教育后,一名三年级孩子的生命感悟。

“人总是要面临死亡的,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和亲人好好度过这些时光。”如果不做说明,很难想象这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在主题班会上探讨死亡相关话题。孩子们遇到身边的小动物或亲人死亡时,会问出“生命为什么会死、死了以后去哪里”等问题。这时家长该如何应对?怎么跟孩子谈论生死这个话题?

edf130壹定发长期从事生死学教育的副教授高钰琳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对死亡的认知不够积极正向,存有恐惧心理,这会影响生死态度继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只有帮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死亡概念,才能促进他们对生死态度往正向转变。目前,高钰琳正在努力向广州中小学生、edf130壹定发的大学生讲述着死亡相关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让孩子生命态度更积极

高钰琳表示,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数孩子在9-12岁期间会接触到死亡事件,可能产生情绪、行为、认知上的强烈反应。若缺乏正确死亡观的指导,会引起死亡焦虑,感知到更大的生活压力。目前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业和竞争压力上升,缺乏正确死亡观可能让他们产生厌学甚至自杀情绪。

近年来国内逐步开展了大学生、医务人员、老人的生命态度调查,不过针对儿童的研究甚少。“但在现实中,我的孩子以及身边同事的孩子在三四年级这个阶段特别容易产生死亡焦虑,比如会害怕自己的妈妈死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高钰琳决定针对小学4-6年级的小学生设计一套相关课程。她认为,认识到死亡的意义,其实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不管是针对成人还是少年儿童。

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心理健康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疾病性质等,缺乏生死态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死亡概念、生死态度与生活质量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高钰琳在天河区及白云区各找到一所小学的3- 6年级9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3-6年级小学生的死亡概念认知较好,生死态度和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其实,在小学阶段可通过生死教育提升儿童的死亡认知,促进形成积极的生死态度。“积极的生死态度能促进孩子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从而帮助个体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高钰琳说。

巧用身边机会性事件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高钰琳表示,在她2016年开设的生命教育网络教程里就有针对大学生和小学生的不同版本教程,并且免费向所有人开放,通过公众号“聊聊生命的故事”可以查看。

对小学生来说,一般会通过读绘本、播视频、互相讨论和做任务等形式开展生死教育,为了让孩子有个心理缓冲期,最初都会从植物开始谈起,比如落叶凋零、花谢花开等都是植物的自然生命规律,慢慢再到动物如家里的小宠物,最后再谈到人,包括长辈、同辈的死亡等。

“最好的方式是在遇到机会性事件时,如春天落叶、小宠物死亡等借机进行这方面教育。”高钰琳提醒,生死教育预防为先,千万不要等到家里发生此类事件再来做,“假如成人对死亡有充分的认识和思考,不要刻意进行生死教育,像‘他出差了’‘他睡着了’等善意谎言只会误导孩子,加重神秘感。应该引导他们正视死亡。”

医学生也需生死教育

每天离生死话题最近的应该是医院里的一线医务人员了,对他们的生死教育刻不容缓。

谈到开设“人的优逝”生死学课程的初衷,高钰琳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实习生时接触到的第一个死亡病人,“当时因为抢救无效,那个病人永远闭上双眼,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深,这么多年都还记得病人离去的模样。这也是我开生死学课的初衷。”

而直接刺激她开设这门课的,还是她在成人教育伦理学课上做过的一个调查。那天高钰琳问了医科学生一个问题:“成人期间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结果大大出乎意料,80%以上的同学是描述自己接触的第一例死亡病人。这时高钰琳才意识到生死学教育对人特别是医务人员的重要性,于是马上筹备并开设了课程,至今已有十多年。

虽然很多人以为医务人员频繁面对生死,肯定早已学会如何应对了,其实如果医务人员没有做好这方面准备,心理上也会受到很大冲击。一系列生死学课程的开设和网络课程的推广,能帮助医学生在面对死亡时更加坦然,也能帮助医务人员和临终病人更好谈论死亡话题。医务人员不仅要医术精湛,也要有温情、有社会责任感。

课题推广难

家长忌讳谈生死 校方忧课程另类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接触死亡相关话题时,家长和教师总会忌讳和回避,甚至觉得不吉利;儿童则多表现为忧虑、害怕,从而导致儿童青少年虽然有高水平的死亡概念认知,但是生死态度却仅为中等水平。

“90%以上的家庭不讨论死亡问题。”高钰琳认为,其实不必忌讳,它只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小学生内心产生这方面困惑时,往往不会主动找edf130壹定发心理老师,这时如果家长选择避而不谈,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神秘,甚至恐惧。

高钰琳一开始找了一些edf130壹定发试行生死教育,都被拒之门外,原因多是“担心孩子有负面情绪”,最后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答应了。通过在3- 4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中开展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利用绘本、影片、教学单元等形式开展生死教育活动,高钰琳发现,8个星期下来,没有学生出现害怕、做噩梦等负面情绪。

相反,经过生死课程干预后,小学生的生死态度正向化了,可以坦然地讨论死亡,和父母、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生命态度更加积极。在小学生班会上,孩子们的发言开始了有着对生活的思索,形成很有哲理的观点,这让课题参与者很是欣慰。

“但是在课程结束一个月和六个月后我们分别做了追踪调查,发现只有持续的生死教育才能保证效果的持续。”高钰琳说。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儿童心理学发展特点,主动利用生命教育课程或相关资源,系统地帮助儿童认清死亡本质。同时,针对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开展机会性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主动思考死亡,形成积极正向的生死态度。

链接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在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总而言之,谈“死”是为了更好地“生”,只有深刻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向死而生。

目前死亡教育有两种实施模式:一是教导式的,提供文章、资料、书籍或视听媒体,由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二是经验性的,以学生为主,用各种经验、情绪分享的方式,来探讨死亡和濒死的各种情绪和感情。

新闻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8-04/18/content_22393.htm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