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医院李欣、郑清友、杨英桂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了潜在影响EBV感染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是深圳医院团队联手中国人民大学龚新奇团队开展,以"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1 competitively blocks Ephrin receptor A2-mediated Epstein–Barr virus entry into epithelial cells”为题,在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也进行了报道。
EB病毒(EBV)是首个被报道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全球90%以上的人口。我国学者前期发现EphA2受体是EBV侵入人体上皮细胞的关键受体,但美国学者指出EphA2高表达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促进EBV感染,引发了科学家对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影响EBV感染的重要因素的关注。
IFITM1、EphA2、EBV-gH/gL相互作用的三维竞争性结构模型
研究团队首先观察到上皮细胞中IFITM1与EphA2表达呈负相关性,低IFITM1表达会增加上皮细胞对EBV的易感性,而高IFITM1表达能促进细胞对病毒入侵的抵抗。体内外实验证实外源可溶性IFITM1(sIFITM1)能有效阻止EBV侵入上皮细胞。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IFITM1能竞争性阻断EphA2与EBV糖蛋白gH/gL和gB的结合,在EphA2和糖蛋白之间形成一种“钳形”竞争性互动结构,从而抑制病毒的感染过程。YTHDF3-DDX5-IFITM1能调控IFITM1 mRNA稳定性及表达水平,进而影响上皮细胞对EBV感染的易感性。
该研究揭示了IFITM1在抑制EphA2介导的EBV侵入上皮细胞中的新作用和潜在竞争性机制,为基于IFITM1的病毒和疾病早筛、早防、早治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