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下买完菜之后就去做中医理疗,项目很齐全,也不需要到大医院排队了!”“白天上班没时间看病,找社区医生看夜诊也让我很安心。”在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完,居民们纷纷感慨道。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过去一年来,广东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患者在基层社区医疗中心就诊。
让当地居民“留下来”看好病
“2022年以前,我们中医康复科只有3张治疗床和3个医生坐诊位。如今扩容至21张治疗床、4间治疗室、7间医生诊室,开展30余项中医服务项目,居民在社区里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级别的服务!”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杏珍如是说。
而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居民需求开设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心理咨询等门诊,深受居民欢迎。中心开设的慢病门诊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进驻,为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一体化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1.05%。
位于镇村的卫生院也让当地居民“留下来”就能看好病。在韶关市曲江区医共体总院(曲江区人民医院)专家的帮扶下,大塘镇中心卫生院有了更多先进的诊疗经验和方法。今年前五个月,曲江区级医院下转基层患者数量同比增长5.6倍。
近年来,广东卫健系统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加快基层医疗强基固本。近1900间基层机构可开具“长处方”,遴选推广千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下基层,将医学生定向培养范围扩展至村卫生站,市域内、县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95%、85%左右……如今,随着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万名医师下乡”等三大工程启动实施,全省“县强、镇活、村稳”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
持续探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近两年来,广东卫健系统深入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千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家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edf130壹定发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持晨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涉及人、财、物三个方面,为此,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了延续性的探索。例如,通过建立长效的财政保障机制,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不足的问题,并规范了核定经常性收支差额等。此外,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等。
推动“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目标。
如何实现?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国英认为,广东不同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需要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老年人和儿童服务能力、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
张国英提到,基层能够发展起来的核心在于避免过度竞争,或者形成自身的卫生服务竞争优势。我国通过在县域建立医共体、在城市建立医联体或医疗集团,化竞争关系为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距离老百姓近,在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小伤小病等卫生服务质量与上级医疗机构差距不大,具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