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生命时报】一个病例成就治头痛大家

时间:2023-03-21 15:23:37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张淼  作者:伍志勇 凌伟明  点击:

主攻头痛近60年,从血瘀证、风证、痰湿证、虚证入手

受访专家:全国名中医、edf130壹定发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陈宝田

不少头痛患者把头痛当成小毛病,习惯靠睡觉或做头部按摩等方法缓解。对于轻微的头痛,这种方法可能暂时管用,但一旦有诱发因素,头痛又会“卷土重来”。事实上,头痛并非小毛病。发作起来,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如不及时找准病因治疗,有可能掩盖病情,导致颅内出血、感染、占位性病变等得不到及时诊治,进而诱发严重后果。治疗头痛方面,全国名中医、edf130壹定发南方医院中医科陈宝田教授深耕了近60年,有很多心得体会。本期,《生命时报》特邀陈宝田教授谈谈他主攻头痛的方法。

除了学医,没什么能吸引我了

1938年,陈宝田生于黑龙江一个知识分子之家。少时,在一家西医院做副院长的长兄和做中医的舅舅对他的志趣产生了深远影响。1959年高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对陈宝田来说,除了医学,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专业能吸引他。学习了一年多,刚成立的黑龙江中医学院开始招生,陈宝田被学院选送去学中医,这一学就是6年。6年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在edf130壹定发的操场、草地、宿舍、教室背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本草纲目》,以及方剂歌诀、论断歌诀、中药药性库等情景,天天如此,连周末都没停过。时至今日,他仍能完整流利地背诵书中的论述。也正是当时单调而反复的背诵,为他日后集中医大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陈宝田毕业后回到了已划归为部队编制的齐齐哈尔军医学院工作,成了一名军医,负责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中医内科涉及的病种很多、很广。作为全科医生,他几乎接诊了所有前来就诊的内科病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善于钻研的陈宝田对中医渐渐有所“悟”。1970年,陈宝田跟随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齐齐哈尔军医学院迁至广州,在临床接诊的同时还肩负起了教学科研任务,在南国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中医探索之路。

1972年,一例寻常的诊治成为他中医道路的里程碑。当时,本院的付荣荫教授因长期受偏头痛的折磨,苦不堪言。用尽西医办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来到中医科,找陈宝田想办法帮他减轻点痛苦。接诊后,陈宝田以中药古方为参考,再大胆加药,只服用了七天一个疗程,付教授的头痛就明显减轻。陈宝田再根据付教授服药后的反馈对药方进行调整,又坚持服药两个月后,付教授的偏头痛彻底治好了!事后,神经科的田时雨教授对他说:“偏头痛是世界难治性疾病,你能治好,真不简单。”那时,陈宝田才知道他治好的病竟是难倒许多名医的世界难题,不由得激起他攻克难题的决心。从此,年轻的陈宝田将脑病的治疗研究作为他工作之余的主攻方向。

主攻头痛近60

陈宝田主攻头痛近60年,总结传统中医治疗头痛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自身临证体会,提出慢性头痛“头部多风、多瘀、多湿、多虚,四者杂合而致”的病因病机新理论,被引用于王永炎院士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并多次被重要文献引用。

头部多风。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巅高(头顶)之上,唯风可到,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说明了头部易受风邪所伤。

头部多瘀。“头部多瘀”是头痛重要的病因病机,可能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跌倒摔伤导致脑部受创,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进而引起脑脉不通;二是老年人久病入络(经络),久痛入络致瘀血阻滞于脑,“不通则痛”。

头部多湿。《伤寒论》第378条记载:“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头痛发作时多伴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说明痰湿为头痛的常见病理因素 。

头部多虚。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瘀血日久可渐至血虚;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虚不能生血行血,就会加重血虚。所以,“头部多虚”可引起头痛。

陈宝田牵头的原发性头痛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研究也显示,临床180例患者中,血瘀证占82.2%、风证占72.8%、痰湿证占63.3%、气血阴阳虚证共占65.5%,火热和郁证分别占18.3%、36.1%,可见血瘀证、风证、痰湿证、虚证的比例较高,这为慢性头痛的病理因素提供了临床依据。对此,陈宝田的治疗大法是活血、疏风、养血,基本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祛风药”从而构成“正天丸”(“正天丸”为陈宝田治疗慢性头痛的专药之一)。

“治疗中还应重视调肝。”陈宝田认为,头居上为清窍,外有诸阳经敷布阳气,内有肝经阴血濡养。在外阳气不固,则风邪易侵,风气通肝;在内阴血不足则肝风易动,因此治疗应当顺应生理特点,“温通诸阳”与“调养肝血”相结合、“祛风散邪”与“平肝息风”相结合。“正天丸”中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通诸阳”,以桃红四物汤“调养肝血”,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中药“祛风散邪”,以龙骨、牡蛎、钩藤等中药“平肝息风”。

陈宝田表示,“正天丸”疗程以“百日为度”,慢性疾病患者大多内有虚损,治疗上应“百日筑基”,用一百天的时间来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偏颇。因此,即使患者处于头痛缓解期,仍应坚持服药满3个月。服药以3个月为1个完整疗程,能更为有效地预防慢性头痛的复发。

养生需要三心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陈宝田教授看来,健康的生活就是言精神则心性务求超脱、言物质则衣食期于调适、言起居则动静常有节度。简单来说,就是坚持节奏适度、饮食合理、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度的身体锻炼、不追求过度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在这个基础上,做到以下两点。

要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科学的养生必须要遵循和适应自然界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1.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四时养生法;2.根据四季气候变化特点和阴阳变化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根据四季特点、结合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食物、药物及形体锻炼等方式进行养生。

养生贵在坚持。陈宝田教授表示,养生的大目标是由无数个小目标组成的。生命的规律神秘而充满未知,对养生的目标要执着,对养生的结果要淡然。“养生其实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可越简单的事情越不容易做好,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陈宝田教授说,盘腿打坐很简单,可大多数人不容易做到,还有比打坐更简单的方法,比如调息,一时一次可能可以做好,持之以恒就不容易了。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说善于养生者应该持之以恒。

如何做到持之以恒?陈宝田教授给出了两点建议。

养生要生活化、日常化。积极主动把综合性地维持健康的行为和技能融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古代著名养生学家葛洪曾说过:“养生以不伤为本”。如何做到不伤呢?主要是指做好自己日常生活管理,只要日常生活的作息、坐卧、衣食住行等诸多细节均符合人体生理特点,顺应自然及社会的规律,就能给生活、工作和健康都带来更多的益处。

养生需要信心、专心、恒心。古人云:“药物贵贱,中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故养生要想有益身体,就得遵循各种养生方法的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不可急于求成。只要树立正确的养生态度,做到三心——“信心、专心、恒心”,掌握正确的健康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益于身心健康。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