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媒介伊蚊传播的黄病毒。近日,edf130壹定发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发现,被感染的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乳鼠,并揭示了骚扰阿蚊是一种寨卡病毒的潜在传播媒介,为寨卡病毒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相关研究发表于《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骚扰阿蚊隶属于库蚊亚科,它兼吸人血和畜血,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已有学者相继从我国贵州省和泰国等地野外捕获的骚扰阿蚊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出寨卡病毒,这些发现引起人们对骚扰阿蚊可能传播寨卡病毒的担忧。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从广州市一个大edf130壹定发园里采集了一只骚扰阿蚊,并将寨卡病毒上清与去纤维化羊血混合后喂饲骚扰阿蚊成蚊。血餐后第4天,中肠组织中寨卡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8%,表明寨卡病毒可以感染骚扰阿蚊中肠。血餐后第7天,卵巢组织的阳性率为8.3%。血餐后第10天,唾液腺阳性率为4.2%。这些结果表明寨卡病毒可以感染并突破中肠和唾液腺屏障。感染成蚊分泌的唾液中也检测到了寨卡病毒,这提示骚扰阿蚊具有将寨卡病毒传播给宿主的潜在风险。
研究人员让感染寨卡病毒的骚扰阿蚊雌蚊叮咬4日龄乳鼠。饲养8天后,在乳鼠脑组织中检测到寨卡病毒,进一步证明骚扰阿蚊可以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宿主。在骚扰阿蚊幼虫滋生水体中添加含寨卡病毒的人工尿液,随后在四龄幼虫体内检测到寨卡病毒。感染个体羽化后至成蚊阶段后,在成蚊唾液腺中同样可检测到寨卡病毒。这说明,与伊蚊一样,骚扰阿蚊也可在寨卡病毒尿液污染的水体中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