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草原英雄小姐妹”对话我校学子

时间:2013-04-03 11:29:13  来源:学生处   编辑:  作者:刘建文  点击:

半个世纪以前,在暴风雪中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生产队羊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感动了全中国。4月1日晚上,身着蒙古民族服装的龙梅和玉荣来到顺德校区与我校学子们见面,在场的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英雄的敬意。

学生处副处长李春光和医学工程学院辅导员胥超主持了与龙梅和玉荣的访谈。访谈中,主持人向在场的大学生提了两个问题:“当你们面对英雄们当年的情境时,你们会选择保护自己的生命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生产队的羊?”同学们大多选择了前者。“如果保护羊群需要冒一定风险,但是风险不大,会如何选择?”此时同学们大多选择了保护羊群。面对同学们的选择,妹妹玉荣说,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很正常,但她们并不后悔当年的决定。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龙梅和玉荣回忆了当时的英雄壮举。1964年2月9日那天,气温零下37度,小姐妹为生产队放羊时遇到暴风雪。为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两人没有抛下羊群自己逃生,而是始终保护羊群,在暴风雪里奋斗了20多个小时。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那年,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如今,当年的少年英雄都已儿孙绕膝,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虽然在场大学生们的举手表态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并不完全认同她们当年的选择,但妹妹玉荣对这一结果表示很理解。她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这很正常。“我女儿小时候也问我,难道不能先把羊群丢下跑回家,第二天再去找羊群吗?”玉荣介绍,当时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姐妹从小就被教育要向雷锋学习,别让集体的羊群丢失一只。384只羊是全村牧民的“命根子”,一种强烈的“只要人在,羊群就在”的责任感支撑着自己,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与羊群视为了“生命的共同体”。 “当时一只羊的价钱是两块钱,384只羊死了3只,等于损失了6块钱。为了这6块钱,我们落下了终身残疾,但至今我们无怨无悔。”她说,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可能对她们当年的想法和做法难以理解,甚至存在“代沟”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我们当年的偶像就是雷锋。如果你们处在那个年代,你们也会那样去做的。”

当晚参加见面会的还有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宇航,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虹,校长助理叶深溪及顺德校区管委会书记穆俊等。学生处处长张超主持了见面会。

姜虹表示,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她们的先进事迹,结合自身情况认真思考价值取向、责任意识、进取精神等问题。并向陈开枝和张宇航颁发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特别导师证书。

见面会上,为帮助我校3名来自边疆的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陈开枝、张宇航和顺德校区管委会18名党员干部以“一对一”帮困形式,分别捐款4000元给3名特困学生。张宇航还向同学们捐送了上百本自己亲笔写的《托起明天》的书籍。

1.jpg

2.jpg


XML 地图